智能化被公認為是繼工業化、電氣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發展浪潮”,對于建筑行業來說,如何借助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發揮產業優勢,如何利用大數據驅動行業效能升級,如何實現生態建筑從概念落到實處,如何通過智能建筑實現人、建筑、環境的和諧共處?這些問題無不困擾著每一位行業參與者。
近年來,由于政策的支持、業主的重視以及智能化系統本身的價值得到體現,智能樓宇市場蓬勃發展。根據近幾年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開工樓宇面積約20億㎡,其中公共樓宇業地產樓宇大約占4億㎡,政府保障房、經濟適用房和住宅地產大約占16億㎡。按樓宇面積測算智能建筑市場大約為4000億元。這個龐大的市場為包括安防在內的行業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市場機遇,也促使這一領域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Navigant Research的一份新報告研究了數字化轉型時代的全球智能建筑市場,并提供了到2027年的預測。根據Navigant Research的新報告,全球智能建筑解決方案收益預計從2018年的約151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675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18.1%。
中外技術巨頭也都紛紛布局智能樓宇和智能家居領域。例如,百度云已經對外展示了其在辦公樓宇智能化領域的解決方案,可以全面提升了樓宇空調系統運行效率,實現系統節能20%以上,可為企業年節省電費100萬元;施耐德電氣與微軟、英特爾等共同開發了面向樓宇的EcoStruxure架構,并計劃打造面向未來建筑樓宇的完整解決方案,實現對建筑內部各系統的監視、衡量、優化閉環管理。西門子樓宇科技集團已經與青島中德生態園建成了被動房技術中心,于2016年9月投入使用。
目前,國內從事建筑智能化行業、具備建筑智能化工程承包資質的有1100家左右,企業數量眾多、規模較小,行業集中度不高。智能建筑行業仍處于成長階段,小規模從業企業多,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前十大公司銷售額僅占市場份額的15%左右。但一些具有大中型智能工程實施經驗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長和優勢,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在行業內各細分市場中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智能化企業。隨著技術進步、競爭環境日趨激烈,可以預見行業將會出現一系列整合,行業集中度將會提高,而行業內的規模較大的集成商也將會更多地在所處優勢領域向整體解決方案綜合服務商的方向發展。
未來,智能家居將朝三個維度發展:
(一)智能電網與智能建筑逐步融合,朝著綠色節能方向發展
從國外發展歷程和經驗來看,智能電網與智能建筑的融合是趨勢和潮流,核心在于提供更節能的建筑,既有利于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更在于給用戶切實的節能體驗,享受節能帶來的實在的差別電價、減少電費支出,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這也是智能建筑得以全方面市場推廣的核心所在。
(二)智能建筑助力智慧城市發展,超智慧綜合體方向發展
智慧城市正在建設當中,其中涉及到了交通、政務、環境、民生等方面的問題,各種數據需要被盤活,各種信息屏障需要被消除,可見建設智慧城市是一盤大棋。而建筑是城市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也是能體現城市發達程度的象征之一,作為現代科學之集大成的產物,智能建筑不僅僅是智能技術的單項應用,同時也是基于城市物聯網和云中心架構下的一個智慧綜合體。不少建筑類企業正是看中了這塊“蛋糕”,開始轉變市場銷售思路,轉而向客戶提供具備智慧理念的解決方案。此外,一些企業還做出了嘗試,涉足智慧園區、智慧社區等領域,想要由小及大地過渡到智慧城市,提前占領建設高地,從大方向看,智能建筑或許能成為打開智慧城市的突破口。
(三)技術推動智能建筑應用更加智能化
云服務是構建智慧城市、智能建筑資源池和綜合平臺的基礎,主要包括云計算和云存儲等形式。它為采用物聯網技術帶來的海量數據的計算與存儲問題奠定了基礎,成為推動智能建筑應用更加智能化的核心動力。
在智能樓宇的建設中,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讓系統網絡可對物業數據進行自動跟蹤,了解物業人員的偏好及活動軌跡,自動配置照明、暖通、電梯等系統運行機制和邏輯程序。原本智能建筑只是監測、控制、報警,而無法預測分析現狀和預測事故的發生,而當實現建筑的大數據分析時,則可實現預測、預警、規劃和引導,使建筑設備安全使用,因此,未來的智能建筑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大數據云計算的應用中心,將來完全可以實現小到一個燈泡,大到整樓的安全、質量、環境,甚至到人的行為都可以通過樓宇的大數據系統來預測。
結語
雖然現在我國的智能建筑已走過了初創和規范階段,正處在蓬勃發展時期,但是發展局勢依然是喜憂并存,應借助新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積極轉型。同時,要如何深入、穩步、創新使各項工作上新臺階,整體提高我國智能建筑發展水平,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更廣泛的技術服務,是樓宇自動化企業需要繼續努力實現的目標,也是需要公安、消防、城建、電力、電子信息等部門積極配合和各屆人士的共同關心與支持的民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