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內澇現象的頻發以及其所帶來的交通堵塞、人員傷亡等危害,使得智慧城市的深入發展成為了剛需。而面對著夏季汛期的到來,防范與治理暴雨積水也將成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段時間,伴隨著臺風“艾云尼”的登陸,廣東大部分地區迎來了強降雨天氣。在又一場暴雨過后,在深圳、東莞、惠州多地的朋友圈里,路面積水嚴重,車輛舉步維艱成為了常見的動態,很多人都將其調侃為從沿海城市變為了“看海城市”。近年來國內智慧城市建設的如火如荼反映了城市建設的熱情,但交通擁堵、城市內澇等“城市病”難題依然困擾著許多城市。
城市內澇現象的頻發以及其所帶來的交通堵塞、人員傷亡等危害,使得智慧城市的深入發展成為了剛需。而面對著夏季汛期的到來,防范與治理暴雨積水也將成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城市內澇面前,城市排水情況管理、道路交通的綜合調度和管控、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都考驗著智慧城市的“內功”,讓智慧城市大限度的為城市應急預案發揮作用成為了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安防監控實時了解積水路況
每當強降雨天氣發生時,各大城市部分道路及低洼地區總容易出現積水,形成內澇,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一直以來,安防監控都致力于讓城市內澇變得可視可控。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智慧城市中應用的日益廣泛,更清晰、智能的監控攝像頭也為解決城市內澇提供了新的方案。
近期,重慶九龍坡區城市管理局便于夏季汛期來臨前在城區各主要排水節點安裝高清紅外監控攝像頭,可24小時監控暴雨積水情況。據悉,其監控數據將通過物聯網回傳至后臺,工作人員用手機便可查看各監控地點的暴雨積水情況。下一步將加裝水位測量儀器,獲取積水深度具體數據,通過設置報警值以實現積水的主動預警。
對比傳統手段,這一方案將大大減輕暴雨期間工作人員的巡檢強度,跨部門信息人員調度更為流暢,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及準確性,能夠更快地解決內澇問題,從而全面保證暴雨期間的排水安全和道路通行安全。目前,利用監控系統平臺管理城市內澇已成為海口、福州、杭州等南方夏季多暴雨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新發展。
機器人、大數據助力其中
當下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火熱無不體現了當下城市建設者的用心。但作為一項便民工程,如何提高城市排水功能,將城市轉化為海綿城市也成為了讓建設者頭痛的問題。為此,對城市排水管道的巡檢排查便顯得極為重要。此前,武漢本土企業中儀物聯便曾研發出一款管道機器人用以城市排水系統巡檢。用戶可無線操控機器人進行作業,將通過攝像頭將畫面數據反饋到電腦,管理人員坐在辦公室里就可實時監測轄區內管道情況。據了解,目前該管道機器人已在武漢、上海、鄭州等多個城市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對暴雨積水的預測也伴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而逐步發展起來。在天津,天津市氣象局開展了集監測、預報、發布于一體的基于位置的城市積水監測及內澇預警推送服務創新工作。系統能夠將實時監測到的積水數據與往年降水數據相結合,運用大數據模擬推算出兩個小時后的積水情況,并通過多種渠道向外界提供預報,便于社區管理與居民出行。
無人機優勢日益凸顯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應對臺風及其所引發的自然災害,無人機在臺風來臨前后多個環節都得到了愈加廣泛的應用。相比于有人駕駛飛機的臺風監測,氣象無人機無疑顯得更為安全與低成本。而除了臺風監測外,臺風過后的災情偵查與測繪,洪澇地區的緊急救援與通信、電力巡檢恢復等多個方面都展現出有力的保障。
目前我國氣象部門已開始大力推進無人機探測臺風試驗,并與無人機研發機構和生產廠家合作發展相關無人機產品。現階段我國的無人機在臺風探測、測繪巡檢等方面都有著哪些成熟應用?應用自然災害的無人機如何成為無人機市場新的契機?在6月22—24日舉行的2018第二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及其應急無人機震災應用發展、新能源及電力系統無人機應用、水利環保無人機應用、無人機測繪技術等多個論壇或許將給我們答案。
總結
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加深,城市的應急處理能力建設顯得極為重要。一直以來,城市的排水系統都被稱為“城市的良心”。為此,城市在進行智能化轉變時,還應加強自然災害應急處理系統的建設。如何有效解決內澇問題,成為了現階段智慧城市建設的新課題。